Thursday, October 17, 2013

遲到的消息:Asia-Pacific basketball (上)

Argentina FIBA Americas Basketball

是的,第N度的累格了,這一次是接下來國際籃壇會發生的大變動。全球性的東西就先不談了,縮小來看,它將會為亞洲籃球開拓出一個新的面向──亞太區域(Asia-Pacific)的籃球架構。很有趣,籃球似乎也不可避免的跟著政治和經濟在走。我們已經有了APEC,現在也將張開雙手迎接Asia-Pacific basketball的到來。

不過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必須先提一下國際籃總在2012年11月11日發出的新聞稿,介紹了今後幾年的變革,重點如下:

  • 2014年西班牙世界盃(World Cup,由世錦賽World Championship改名而來)的下一屆,將會在2019年舉行,而非2018年,此後每隔四年舉行。據信,跳過2018年的原因是為了閃過足球世界盃,讓籃球世界盃的風采不致於被足球掩蓋。
  • 世界盃的規模,將由24隊擴大為32隊。
  • 世界盃資格賽,基本上會模仿世足賽的作法,將時間拉長,規模也擴大。目前FIBA的打算是將各國國家隊分為A、B兩級,各級再依地域分成許多3-4隊不等的小組,並且採用類似於歐洲足球聯賽的升降級以及主客場賽制(home-and-away)。
  • 以2019世界盃而言,資格賽將在兩年、六段比賽期之內進行,包括2017年11月,2018年2月、6月、9月、11月,以及2019年2月。
  • 世界盃資格賽中,原來的亞洲籃總(FIBA Asia)和大洋洲籃總( FIBA Oceania)將合併為亞太區(Asia-Pacific Region)共同比賽。但兩個籃總還是獨立存在,奧運資格賽也還是分開進行。
  • 各洲錦標賽將由現行的兩年一次拉長為四年一次,接下來分別在2017、2021、2025年舉行。資格賽賽制也將依循世界盃模式,但2020年和2024年會配合奧運的進行而略作修正。
  • 2020年奧運資格賽,將包括2019年的世界盃,以及四個區域的資格賽決定。
  • 女子比賽的革新將於今年檢討。

(備註) 目前奧運仍只允許12隊參賽,包括地主、前一屆世界盃(世錦賽)冠軍,美洲區和歐洲區各兩隊,亞洲、非洲、大洋洲各一隊,再加上資格賽中脫穎而出的三隊。

依照國際籃總的說法,這個變革在尋求籃球運動更大的曝光度,並增加國家隊在主場家鄉父老面前出賽的機會,同時減少職業球員打完各自球季,還要在夏天代表祖國出賽的疲累,儘管資格賽賽期分散,但保證會滿足各球隊俱樂部和聯盟的需要。

這個變動不小的計畫,還有許多細節沒講清楚,或許往後會陸續出爐。FIBA所宣稱的好處,基本上大致同意,能夠減輕球員負擔是真的,主客場賽制,也應該會讓台灣球迷親眼見到更多籃球員的身手,只不過各洲錦標賽由兩年改成四年,一時間讓人不太習慣。

對於台灣,台灣是否具備夠好的場館,可能會是個問題。我們會被分到什麼樣的小組,也待進一步觀察。但無論如何,這個改變將會影響國家隊的組訓計畫。

真正的問題,可能會出在各國如何在球季之中讓還在職籃聯盟打得火熱的球員為國家隊效力,以及如何招回征戰海外的球員,更頭痛的是如何說服各球隊、各聯盟放人,並解決球員保險的問題。以2019世界盃的六段資格賽時間來看,2月和11月不是卡到季前訓練營就是卡到球季中,9月則很尷尬,逼迫參賽的職業球員要提早進入比賽狀況。假如以上的問題無法得到順利解決,各國代表隊的組成將會是2266,爭議不斷。FIBA究竟有何錦囊妙計可以化解這些困擾,我們等著看。

將亞洲籃總和大洋洲籃總合併為亞太區,是很大膽也很有創意的提議。目前看來它只是個因應世界盃的臨時編組,如果未來它成為固定的編制和組織,對亞洲籃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先進一下廣告,下段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