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6, 2000

加油,教練,加油

這篇文章,應該算不上是文章,只能說是感言吧!炎炎夏日,面對電視機中的瓊斯盃球賽突然思緒橫生,或許胡言亂語,主題失焦,尚祈眾球友們姑妄讀之....

或許是曾經親身接觸的關係,談起台灣的籃球教練,包含高中、大專,乃至業餘、職業的教練,心中總是百味雜陳,不知該為他們感到無奈,還是怪他們不知長進。

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籃球水準與國際賽成績停滯不前,教練絕對脫不了關係。希望,在球員素質逐漸提高的同時,教練也得加加油,否則即使手中有好菜,炒不出美味菜色,台灣籃球永遠只能在亞洲陪榜,否則縱使職籃復賽,依然看不見精緻籃球。

以前任職媒體時曾有不少機會採訪教練和球員,猶記有一次在亞青賽後問一名亞青球員,球賽暫停時教練都說些什麼,他回答,教練說的大概都是「加油,打一個!」或是「要有意志力,懂嗎?來,加油!」之類的話。還有一次問一個職籃洋將,教練在暫停時都如何與他們溝通,他答道:「教練通常都不鳥我們,因為他們不會說英文。」再如九八年曼谷亞運慘敗給哈薩克二十多分一役,其實也是教練臨場反應不及,否則對哈隊絕不致於輸到二十分以上。

類似這種例子,族繁不及備載。這些例子顯示的是,台灣教練的本質學能確實不夠理想,因此,台灣球隊只能打爛仗,說到系統戰,就很抱歉了。然而系統戰卻是一支球隊維持穩定表現的根基,靠著手氣和運氣打爛仗,只能看天吃飯。

那麼,為什麼教練們的本質學能不佳?除了籃協一直沒有建立培養教練的長期計劃之外,教練們自己不長進,沒有積極的吸收新知也是原因之一。要知道,不是打了十幾年球就能當教練,也不是球打得好就會是個好教練,否則魔術強森和Bill Russell都保證是好教練。

一堆不求專業的教練,當然不會有競爭性,產生的副作用是,每次要選國家隊教練,選來選去就是那幾個人。以目前來說,除了錢一飛、號稱「東亞運金牌教練」的古吉雄,以及曼谷兵敗黯然交棒的鍾枝萌之外,老的老、小的小,檯面上還能端得出幾個人選?(當然,東亞國家整體而言都有這個問題,因為東亞國家的教練水準都不甚佳,包括中國在內)

其次,我感覺台灣教練的最大問題是:沒有自己的籃球信仰,缺乏自己的教練哲學。沒有人規定籃球一定得怎麼打才會贏,也沒有人敢說高個子一定贏(雖然身材的確是籃球的主宰關鍵)。所以,只要你能堅持自己的信仰,把自己心目中的籃球哲學發揚到極致,贏球機率就大得多;而這也是一名教練必須要有「想法」的重要性。

這麼說或許太形而上,舉例來說,湖人教練Phil Jackson的三角戰術,就是他的籃球哲學,爵士的擋切戰術亦然。再看NCAA,印地安那大學火爆教頭Bobby Knight的人盯人防守,阿肯色大學Nolan Richardson那種要把敵隊壓迫至死的「四十分鐘地獄」(40 minutes of Hell),Fresno State老鯊魚Jerry Tarkanian專用進攻轟爆對手的run and gun,乃至今年爆冷門打進最後四強的Wisconsin,老教練Dick Bennett數十年如一日的delay offense,都是清楚的例證。

在台灣,我們似乎完全看不到。甲組以下的教練,作用是找球員、挖球員、搶球員,等手中這一批畢業了、散了,繼續往下找,說難聽一點,都是靠球員吃飯的。換句話說,也就不可能太嚴厲的對待球員,再換句話說,也就是球員才是老大,就算不練球、場上亂搞瞎打,也拿他沒轍。年復一年,自然而然的成了籃壇的惡性循環。

在「群魔」之中,此刻正率領亞青代表隊在吉隆坡征戰的松山高中青年教頭黃萬隆倒是一名蠻值得鼓勵的教練。在他的帶領下,松山高中已經擺脫「陳信安母校」的「陰影」,建立了以防守為基調的系統。今年HBL冠軍戰開打前,不少媒體、籃壇先進私下都押松山獲勝,理由就在於松山球員防守拼命、又能打有耐心的系統戰。他們的防守,我想會讓不少甲組球隊叫苦連天。最後敗給高雄的三民家商,只能說明「天份勝於苦練」的殘酷事實,但我感覺松山和黃萬隆是雖敗猶榮的。

由國家隊的角度來看,放眼東亞四強,南韓的球風獨樹一格,由於身高不高,因此他們的哲學是不停傳導、有空檔就要進,日本向來傾心於美式籃球,雖然學得四不像,但基本上以緊守慢攻為主。我們的國家隊,我能想出來的唯一形容是:「阿龍加其他一群人的組合。如果阿龍手氣不好,那....那就看著辦吧!」台灣的團隊打法沒有特色,也看不出重心在攻還是在守。其實中國大陸也有相同的問題,而這也是他們最多只能打到世界第八的原因。如果南韓的身高和中國不要差太多,我認為南韓將能擊敗中國大陸。

一名國家隊教練─不,應該說是任何教練─的任務,不只是在遴選球員,他必須在接手的當下,就描繪出這支球隊的藍圖,設想要讓這支球隊成為什麼樣的隊伍,了解他們的長處與短處,設定他們的目標與進程,然後全心的向目標邁進。

似乎扯太遠了....。台灣的籃球雖然發展了數十年,但台灣的籃球文化才正要建立。我想,教練應該扮演這波籃球文化運動的先驅者與推手,發揮自己對籃球的熱愛和責任感,把自己的腦筋和時間用在正確的地方,努力的充實專業素養,認真的思考「籃球這個東西」,而不是混吃等死,只會和球員打關係、和媒體打哈哈,一上了球場就把一切交給上帝。總之,加油,教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