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6, 2007

從艾默斯和派克看球評

喧騰一時的CBS廣播主持人艾默斯(Don Imus)失言事件,經過十天發展,最後以艾默斯慘遭CBS炒魷魚收場。正如同多數人很難想像丹拉瑟(Dan Rather)因一則未查證新聞丟掉主播大位,台灣球迷恐怕也很難想像,有球評和電台主持人會因為一句失言而丟掉工作。

4月4日,每日擁有全美200萬聽眾的艾默斯,以「nappy-headed hos」評論打進NCAA美國大學女籃冠軍戰的羅格斯大學女籃球員。「nappy」係用於形容黑人的特殊髮質,其來源可以追溯至奴役時期,而「ho」則是娼妓的簡稱。

66歲的多金白人艾默斯,同時踩中種族、性別和階級的三個大地雷,自然引來公眾批評。CBS起初使用拖延戰術,期待風聲平息,孰料雪球愈滾愈大,遂宣佈艾默斯停職兩週。此舉並無法使大眾心服口服,最後連各大廣告主都跳出來撤廣告,CBS才決定壯士斷腕,終結艾默斯這隻會下金蛋的金雞母。

同時,轉播NCAA大學籃賽已逾30年的知名球評比利派克(Billy Packer),也在接受公共電視PBS主持人羅斯(Charlie Rose)訪問時,因為使用「fag out」這個名詞引發軒然大波,遭受同志團體和人權團體大加撻伐,要求CBS解除派克的職務。

包括派克本身在內,儘管許多人都引經據典指出「fag out」代表「疲累」,而非以「fag」貶抑同志,派克依然被批得體無完膚。最後CBS不得不公開坦承,派克「使用字彙不當」(bad choice of words),但派克的地位至今仍不動如山。

艾默斯和派克的案例說明幾件事實。

第一、球評無論是因為一時福至心靈的「cute點」,或是純粹的無心失言,都必須非常小心自己的發言。因為「cute點」隨時可能成為「爆點」,而無心失言也無法獲得受害者或公眾的體諒。

第二、即使球評多半專注於運動內容的播報,發言內容也會涉及各種社會文化層面,甚至政治,必須小心為之、謹言慎行。非本身專長的領域,或是與播報內容不相關的範疇,不宜輕率發言。

第三、廣告主才會是壓垮媒體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不是美國運通、通用汽車等大廠商撤廣告,CBS想必不會斷然處理艾默斯。

第四、在網路和web 2.0的時代,由部落格形成的傳播力量和公民力量已經不容忽視。來自各個角落的串連力量,使包括球評在內的公眾人物都面臨更即時、嚴密、嚴格的檢驗。

第五、除了人權、女性和宗教團體,包括巫師中前鋒湯馬斯(Etan Thomas)和溜馬後衛阿姆斯壯(Darrell Armstrong)在內的幾名NBA球員,也跳出來譴責艾默斯。對台灣球迷和球員而言,NBA球員挺身關心社會議題,不避諱的堅持自我主張和信仰,是值得品味的另一個層面。

在台灣,隨著職棒、SBL和美國職業運動MLB、NBA轉播的興盛,以及體育頻道的崛起,球評也逐漸成為一種「行業」,一種專業,脫離以往「打工兼差」的性質。它成為許多人夢想的行業,許多人持續注意的人物,甚至具備不下於任何媒體人或政治人物的影響力。總有一天,台灣球評將必須面對如同歐美球評一般的強大壓力和檢視,專業度、立場、用字遣詞,無所遁形。

無論是說說笑笑或是專業分析,球評靠著發言建立權威和力量。在名聲和人氣之前,現代球評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領域還多得很。艾默斯和派克事件,既不是第一椿,也不會是最後一椿,而它們對台灣的球評、球迷、球員和媒體,都具有相同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