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都」哈爾濱今年似乎沒有傳說中的冷,但可以確定的是,對中華男籃來說,哈爾濱鐵定冷得不得了。
那種冷,不只來自於第11名的羞恥戰績,也不只來自於在場上的手足無措、無技可施。我相信,在大陸讀到來自國內的種種新聞報導、球迷反應,會讓他們感受到「家,竟是這麼遙遠」。
兵敗哈爾濱,可以視為籃球的國恥嗎?端看個人的想法而言。我想問的是,這種羞恥的戰績,是必然的嗎?我們真的註定技不如人嗎?如果是,那實在沒有話說。如果不是,那麼,是誰讓哈爾濱這麼冷?
是球員嗎?
場上打敗仗,球員當然難辭其咎。但是,球員本身的努力,在集訓中、比賽中所流的每一滴汗水,都不容抹煞。事實是,我們的球員也不想打壞,但他們沒本事打好。他們也想進步,但沒有人告訴他們該如何作才能進步。
我們可以責怪球員,卻更該看看籃球整體大環境的悲哀。高中就入選國手,是他們自己決定的嗎?不是。他能拒絕嗎?也不能,否則會被禁賽。他們或許有著傲氣,為何沒有人跳出來指正、教導?
別說他們比賽不夠多,其實他們也是一年到頭都在打球,在國家隊還有移訓和國際賽。那麼,沒有進步所為何來?為什麼得不到正確、長期的教導?
是教練嗎?
同樣的,教練也該為敗戰負責。但坦白說,李清棋接下中華隊教頭,說穿了是雪中送炭的「義舉」,因為根本沒有老經驗的教頭要接中華隊,年輕的教練則是接不下來。
打從1998年亞運開始,中華隊在五項亞洲賽換了鍾枝萌、錢一飛、李雲光和李清棋四名教頭。鍾枝萌和籃協鬧得不愉快,已被列為黑名單,錢、李二人也因換血問題,被外界罵到臭頭,獲高層指示不再介入國家隊事務。李清棋願意出來接中華隊,其實已經很帶種、夠義氣了。
當然,專業則是另一回事。今年我看到的是,中華隊人人有球打,大家輪流上,防守不濟,心理武裝、奮戰精神和敵情了解都不夠。教練所需作的,是如何以最佳戰力贏球,如果因為怕得罪球員而忘記了最終的目標,那夢幻隊教頭Larry Brown早就咬舌自盡了,再不然,帶部計算機上場算時間就可以。
那...是分組嗎?
我一開始就曾提出我的看法:以中華隊的實力和準備狀況,每一組都是死亡之組。果然沒錯,我們的中華隊沒有策略,沒有籃板,沒有防守,沒有勇氣,沒有膽識,缺乏組織。與其說分組不好,不如說自己沒實力,難怪每次抽到的都是死亡之組。
那麼,是誰讓中華隊在哈爾濱看來像是亞細亞的孤兒?
身為全國最高籃球「主管機關」的籃球協會,當然難辭其咎。我們不得不問,長久以來,籃協為台灣籃球作了什麼?
坦白說,球場上成績掛帥,如果中華隊每次亞洲賽都能像中國、南韓一樣風光,今天我們可能不會問這個問題,我們或許能夠容忍籃協的沒有作為。反正,成績都這麼好,你有什麼話說?很可惜的,現實並非如此。當你打不出成績,就必須接受公評,虛心檢討改革,承認過去的錯誤,競競業業的面對將來。
我在這裡對籃協提出幾個疑問。你們有針對甲組、大專、高中球員與球隊之間的銜接,作出任何短、中、長期的規劃嗎?你們有針對國家男、女籃培訓,作出任何短、中、長期的計劃嗎?國家隊集訓、移訓,你們的計劃書在那裡?你們有針對A、B、C教練培訓作規劃嗎?國內裁判的考核辦法和機制在那裡?球員管理和轉會規定在那裡?你們除了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三個副秘書長,工讀生不算,其他編制內的人員有五個人嗎?
最重要的,你們有用心嗎?
中華隊捧著這種戰績回國,讓人不得不為即將開打的超級聯賽捏把冷汗。或許,球迷仍願意支持球員,但球迷可能對籃協再也沒有耐心。也或許,球迷突然發現,籃協說中華隊要在2008年打進奧運,但中華女籃在2004年雅典就可能提前進去。
2002年西區冠軍戰國王對湖人,血戰七場後落敗。國王前鋒Chris Webber曾豪氣干雲的說,他永遠不會忘記,湖人的拐子「讓我的控球後衛(Mike Bibby)躺在地上流血」。
籃協的長官們,既然你們群集哈爾濱看球,又怎麼能夠忘記,在2003年的9月底、10月初,你們和台灣最鍾愛的籃球之子,在場上手足無措,慘遭對手蹂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