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6, 2007

易建聯,想太多

DraftNight15

你參加一家公司的招考,結果考上了,而且成績很不錯。公司決定將你分發至澎湖,但你很不爽,聲稱在澎湖人生地不熟,連個親戚都沒有,要求一定要轉調他處。最近鬧得正兇的易建聯和公鹿「對峙」事件,對我來說就是如此。

不管是易建聯,或是由經紀公司、經紀人、顧問所組成的「易團隊」,似乎都「想太多」。而此時此刻,不禁想起生涯從頭到尾連個經紀人都沒有的偉大球星史塔克頓(John Stockton)。

今年公鹿並不像 2002 年的金塊那麼浪漫,連一眼都沒瞧過就在首輪第五挑選喬治亞共和國的史奇提許維利 (Nikoloz Tskitishvili)。儘管易建聯在選前拒絕至密爾瓦基測試,但總經理拉瑞哈瑞斯 (Larry Harris) 靠著曾任中國隊教頭老爸戴爾哈瑞斯 (Del Harris) 的內線消息,硬在第六順位攔胡,壞了易團隊的好事。

公鹿並非單純的基於市場考量而挑選易,如果易建聯不具備應有的實力和潛力,市場再大也不致於讓公鹿下大注。但如果說公鹿只是看上易的球技,也絕對是違心之論。

事件發展至今,公鹿很明確的表達無意將易建聯交易出去。小易子本人噤不作聲,易團隊則仍不放棄,要求交易至中國人較多的大城市,甚至不排除停賽一年再入選秀。

算起來,NBA 是很講究勞資權益的職業聯盟,勞方自然有權表達意願。但回顧近代史,在選秀會中和球隊交惡的球員,到最後似乎都沒有好下場,例如拒絕赴快艇報到的費瑞 (Danny Ferry),以及拒赴灰熊的法蘭西斯(Steve Francis)。

理由很簡單,只因為選秀也有它的遊戲規則。NBA 即使允許球員有拒絕報到的權利,卻也需要照顧球隊的權益。從現況觀察,易團隊並不具有比公鹿更多的籌碼。

易團隊表示,密爾瓦基只有兩萬七千餘華人,市場太小。但話說回來,這只是觀點問題,否則 1997 年的鄧肯也應該拒絕到聖安東尼奧報到,1995年的賈奈特不該去冰天雪地的明尼亞波里斯,今年的狀元歐登 (Greg Oden),更應該僵持到他能被紐約、洛杉磯或芝加哥選中的那一天。

誠然,魔術強森、大鳥柏德和喬丹,非常湊巧的有洛杉磯、波士頓和芝加哥等市場助益,但偉大的球星能夠創造市場,而且在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下,一毛都不會少賺。

所以,這一切的團隊操作,反而和環繞在球員身邊的「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 有較大關係,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和利益。就中國球員而言,由於 NBA 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的背景,以及姚明成功的案例在前,使易團隊有著「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壯志。

有時,這些事愈想就愈讓人感到噁心,還不如另一名中國球員孫悅辛苦奔走各隊測試的故事來得溫馨。

所有的問題,終究要回到球場上來解決。如果超音速的選秀榜眼杜蘭(Kevin Durant) 光是在夏季聯盟前兩戰命中率低落,就被形容為「行情下跌」,拓荒者的選秀狀元歐登光是在前兩戰犯規累累,就被評為「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仍「隱身」在中國隊之中、而且表現並不算太出色的易建聯,又有什麼條件繼續和公鹿僵持呢?

台灣的「建仔」王建民,當初和洋基簽約,沒有人預言全美第一大市場紐約對他有「如虎添翼」之助,只希望他能一步一腳印,在洋基找到立足之地。如果當初王建民想太多,今日他或許不會是洋基隊如此珍貴的資產。

相同的,中國「建仔」易建聯,恐怕也不應該想太多。打 NBA 既然是長久以來的夢想,就暫且將所謂的「團隊」拋開,好好的打籃球、證明自己。想像一下,在紐約市被媒體鉅細靡遺的分析肢解,生吞活剝,會是一種值得享受的感覺嗎?只要一身好武藝,如果真不喜歡密爾瓦基,三年後又是一條英雄好漢,「自有留爺處」。